來源:張掖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日期:2024-09-03
城市古樹名木見證了城市的歷史變遷,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。保護古樹名木,就是保護城市的歷史記憶和文化根脈。近年來,市住建局高度重視城市古樹名木保護工作,將其作為全國文明城市、國家園林城市創建、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要內容,切實加強保護管理,充分發揮古樹名木的獨特作用和價值,推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發展和進步。
一是健全樹木信息檔案。聯合住建、林草、園林綠化部門建立古樹名木補充調查工作聯絡機制,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各縣區開展古樹名木現場調查,完成對城市古樹名木的全面摸底,建立健全了全市152株城市古樹名木和后續資源信息檔案,按照“一樹一檔”的要求對每株古樹名木做了詳盡記錄,包括樹種、樹齡、胸徑、冠幅、長勢、生長環境、坐標等詳細信息,為科學全面開展城市古樹名木保護奠定了基礎。
二是落實巡查檢查制度。認真落實省、市三部門關于《打擊破壞古樹名木違法犯罪活動“春風2024”專項行動方案》有關要求,聯合市林草局種苗站、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及各縣區園林綠化部門采取查閱資料、現場走訪、實地檢查等方式,對各縣區城市范圍內現存的古樹名木及后備資源開展巡查檢查。
三是建立長效保護機制。制定印發《張掖市城市古樹名木和古樹后續資源管理辦法》,明確了保護管理職責和分級保護標準,對古樹名木和古樹后續資源的鑒定、確認、公布、養護管理等環節進行了詳細規定。同時,將古樹名木保護情況列入林長制考核內容,強化了各級政府和部門的保護責任。
四是加強保護宣傳教育。聯合市林草局制定印發《張掖市古樹名木保護科普宣傳周活動方案》,編印宣傳手冊,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科普宣傳活動,提高市民對古樹名木保護的認識和參與度,增強了公眾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。(園林科 王龍)